|
近日,民航二所召開了2021年工作會議。按照全國民航工作會議要求,民航二所圍繞民航安全底線和智慧民航主線,以建設國內領先的民航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發展中心為目標,部署落實了“十四五”智慧民航建設。
會議指出,進入“十四五”,智慧民航建設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成為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。全場景的智慧民航,不是一時一地的局部創新,而是隨時隨地的全流程聯動,不是單兵突進的孤立應用,而是融匯貫通的劇裂效應,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創新供給和廣闊的需求空間。按照部署,“十四五”期間,民航二所將依托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,積極開展智慧民航頂層設計、新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,利用示范區平臺設備和模擬驗證機場開展智慧民航關鍵技術攻關,研究制訂智慧民航相關規范標準,引導建立自主標準體系,促進標準對外輸出,塑造中國民航國際大循環主動地位。
記者從民航二所工作會議了解到,構建完善三個體系、開拓四個新局面,科技創新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。作為民航戰略科技力量,民航二所“十四五”將重點提升科技創新、成果轉化、行業支持能力,針對“卡脖子”問題,聚力集智攻關,強化關鍵技術保障能力,維護民航供應鏈產業鏈安全,通過輸出更多供需適配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,穩定和發展民航產業需求和消費需求,服務民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“開局之年要邁好第一步、見到新氣象”,民航二所示范區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劉衛東介紹,今年將加快示范區部分科研平臺建設,盡早啟動部分亟需科研工藝設備安裝,爭取邊建設、邊應用、邊出成果,早日發揮作用,加快建成亞太領先、國際一流的民航工程技術創新及應用驗證基地。同時,為進一步提升科技治理能力,民航二所將開始啟動數字化轉型工作,以基礎管理流程為切入點,以科研生產管理流程為中心,圍繞技術產品實現全過程,建立全局視角的技術研發和產品管理流程框架,以園區智慧化運營為重點,實化應用場景,提質增效、強身慧智,打造智慧二所和智慧園區。(《中國民航報》、中國民航網 記者郝蒙 通訊員許峰)
公網安備 14050002000706號 網站支持:天狐網絡